核辐射探测实验Ⅰ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08

《核辐射探测实验Ⅰ》实验教学大纲

核技术教研室主编

2010122

适用专业

层次

理论课

学时

实践课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课 程 性 质

核工程与核技术

本科

 

24

24

1.5

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

原子物理与核物理、核物理实验方法

 

一、实验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1 地位和作用

该课程为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实验课,是《核物理实验方法》的支撑课程。该实验课开设的实验是加深学生对《核物理实验方法》理论内容的理解,使学生通过实验对放射性射线特点及其测量方法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2.完成培养方案中哪项基本素质要求和业务培养要求

了解不同种类及能量的射线的探测方法;加深对放射性射线性质的了解;学会放射性测量仪器的刻度方法;了解核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原子物理与核物理》、《核物理实验方法》、《核信息获取与核电子学》等基本理论的理解,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验技能,学习和掌握核辐射测量的方法,熟悉核辐射测量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完成对专业技能的培养。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

序号

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教学基本要求

实验

方式

实验

类型

实验

学时

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备注

1

放射性现象的统计特征

正比计数器工作特性(坪曲线)的测定和工作状态的调整

定标器下阈的调节和剔除噪声以及低幅度本底的方法

放射性现象的统计特征

统计结果的图表表示和参数计算方法

学习正比计数器工作特性(坪曲线)的测定和工作状态的调整;

掌握定标器下阈的调节和剔除噪声以及低幅度本底的方法;

观察放射性现象的统计特征;

学习统计成果的图表表示和参数计算方法。

三人一组,教师指导完成

认知与验证实验

3学时

正比计数器,放射源,

定标器,

放大器,

 

2

康普顿-吴有训散射谱与散射角的关系

康普顿-吴有训散射理论

散射现象与散射角和散射体物质成份之间的关系

散射射线计数率随介质原子序数的变化趋势

散射角和散射能谱的测量方法

熟悉康普顿-吴有训散射理论;

了解散射现象与散射角和散射体物质成份之间的关系;

了解散射射线计数率随介质原子序数的变化趋势;

了解散射角和散射能谱的测量方法。

 

三人一组,教师指导完成

认知与验证实验

3学时

NaITl)闪烁探测器,

γ放射源,

放大器,ADC4096

 

3

β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

①β射线的性质和探测方法

②β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规律

扣除本底及γ计数的方法

④β射线质量吸收系数计算β射线的最大能量的经验公式和计算方法

认识β射线的性质和探测方法;

认识β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规律;

了解扣除本底及γ计数的方法;

根据β射线质量吸收系数计算β射线的最大能量的经验公式和计算方法。

 

三人一组,教师指导完成

认知与验证实验

3学时

正比计数器,β放射源,

定标器,

放大器,

吸收铝片

 

4

g 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

利用单道谱仪和线性率表选取放射性核素的全能峰位置

手工和电脑绘制物质厚度计数的关系曲线图

物质吸收系数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不同吸收物质间吸收曲线的差异

学会利用单道谱仪和线性率表选取放射性核素的全能峰位置;

学会手工和电脑绘制物质厚度计数的关系曲线图;

掌握物质吸收系数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比较不同吸收物质间吸收曲线的差异。

 

三人一组,教师指导完成

认知与验证实验

3学时

NaITl)闪烁探测器,

γ放射源,

放大器,ADC4096

吸收塑料片

 

5

NaI(Tl)闪烁谱仪测定γ射线谱及能量刻度

①NaI(Tl) 闪烁谱仪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状态的调节

②NaI(Tl) 闪烁谱仪的技术性能和使用方法

谱仪能量刻度的基本原理

计算谱仪的能量分辨率

241Am137 Cs,钾盐及平衡铀矿石的 g 射线谱的特征

掌握NaI(Tl) 闪烁谱仪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状态的调节;

认识NaI(Tl) 闪烁谱仪的技术性能和使用方法;

掌握谱仪能量刻度的基本原理;

学会计算谱仪的能量分辨率;

掌握241Am137 Cs,钾盐及平衡铀矿石的 g 射线谱的特征;

三人一组,教师指导完成

认知与验证实验

3学时

NaITl)闪烁探测器,

铀矿石,

241Am

137 Cs

放大器,

ADC4096

 

6

正比计数器测定元素Χ射线谱

①Χ射线的激发条件和Χ射线谱的特征

元素Χ射线能量与其原子序数的关系——莫塞莱定律

 

掌握Χ射线的激发条件和Χ射线谱的特征;

了解元素Χ射线能量与其原子序数的关系——莫塞莱定律。

三人一组,教师指导完成

基础技能实验

3学时

正比计数器,238Pu

定标器,

放大器,

吸收铝片

 

7

吸收法料位测量

射线穿过物质时的衰减规律

料位计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数据特征

手工作图,手工求取曲线拐点,与实际液面位置比较

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熟悉射线穿过物质时的衰减规律;

了解料位计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数据特征;

通过控制加水量学习取得完整实验数据的方法;

学习手工作图,手工求取曲线拐点,与实际液面位置比较;

学会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三人一组,教师指导完成

基础技能实验

3学时

NaITl)闪烁探测器,

铀矿石,

241Am

137 Cs

放大器,

ADC4096

吸收塑料片

 

8

平方反比定律的验证

 

平方反比定律的验证和平方反比定律所需的条件

1)复习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2)通过实验深刻理解什么是平方反比定律;

3)了解平方反比定律的适用条件;

 

三人一组,教师指导完成

基础技能实验

3学时

137Cs点源,

NaITl)探测器,

NIM机箱及相关插件(高压电源、放大器、ADC4096),

电脑及相关软件,

卷尺   

 

每个实验与理论课程的关系:

实验1:配合教材中第2章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从实验的角度认识放射性统计涨落现象。

实验2:配合教材中关于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深会领悟康普顿散射现象。

实验3:配合教材中关于β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深会领悟β射线的的本质。

实验4:配合教材中关于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深会领悟γ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实验5:配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认识什么是γ射线能谱以及闪烁谱仪的刻度方法。

实验6:配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X荧光。

实验7:综合教材中的所用内容,让学生了解核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8:配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平方反比定律。

四、课程考核办法

1、考核方式:考查

2、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百分比:实验考核成绩占该学科总成绩的100%

3、实验考核的内容和成绩构成:成绩有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每个实验10分,共折合实验成绩80分,平时成绩20分,满分100分。缺席两次实验成绩以零分记。

4、评分原则依据:每个实验均要求以书面方式完成实验报告,报告中要有实验目的、实验要求、测量方法、实验仪器、测量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观察记录,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和结果分析讨论。评分重点在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和结果分析,同一组同学共用数据,但对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和结果分析不能共用,否则认为抄袭,抄袭与被抄袭报告者均为零分记。

5、成绩记载方式:根据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折合成优、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材:《核辐射探测及核技术应用实验》,曹利国,原子能出版社,201012月;

参考书:《辐射测量讲义》。 

学院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肖坝路222号   
版权所有: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蜀ICP备05005318号   
川公网安备51110202000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