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第八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的通知
成理工发〔2022〕11号
关于印发《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第八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单位、各部门: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第八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经学校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各单位、各部门应按《方案》及大赛其他相关文件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好本届大赛,并形成“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长效工作机制。大赛组织实施情况及成绩将纳入到各单位、各部门的年终考核范围。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2022年3月11日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第八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
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川赛区组织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科技创新,提升学生“敢闯会创”的素质和能力,做好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备赛及参赛工作,我校决定启动大赛相关工作,现将实施方案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委员会(简称“互联网+”大赛校组委会)并下设办公室,校组委会及办公室人员名单另行公布。
校组委会办公室及学校各教学单位、各相关部门在校组委会领导下,负责“互联网+”大赛各级竞赛工作的组织实施,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新形态做好大赛项目的筛选培育,保障大赛备赛组织与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二、参赛对象
我校全体在读本、专科学生和近5年内毕业(即2017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的校友。
三、激励措施
(一)学校的激励措施
学校积极支持师生参赛,对完成本届大赛和在大赛中取得优良成绩的师生按以下规定给予激励或奖励:
1.凡在大赛专用平台上完成各项资料成功报名,并经过选拔进入校级初赛答辩环节的项目:
(1)项目团队的学生可按学校规定申请认定综合素质拓展学分(项目负责人2学分,其余成员1学分)。
(2)项目申报校级、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计划”及其他各级科研、教改课题时,优先考虑。
2.通过校级初赛选拔进入到省赛环节的项目:
(1)项目团队的学生视为获得校级奖励,根据校内评审结果和后期参加省赛的成绩评选出校级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获奖证书,项目团队的学生可按学校规定申请认定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团队负责人3学分,其他成员2学分),其指导教师团队总共可认定不超过10天的指导工作量。
(2)项目成果在申报各级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科研成果及教改成果等奖励时,优先考虑。
3.对于在省赛、国赛中获奖的项目:
(1)项目团队的学生,除给予精神奖励外,对获得省级银奖及以上奖励的项目,物质奖励上浮为《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生竞赛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标准的2倍。
(2)学校按有关规定,对获奖团队的学生在评优评先、“专升本”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在根据获奖项目认定有关加分项时,上浮一个等级或按当年学校有关政策予以认定。
(3)项目团队的学生,可按规定申请认定学业水平奖励学分和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团队负责人不低于4学分,其他成员不低于3学分)。
(4)学校按规定对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参照《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成理工发 [2021] 14号)和《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学、教研科研、人才工程专项奖励暂行办法》(成理工发 [2021]38号)给予相应工作量认定,并在科研成果转化、年度考核、评优评奖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作为首席指定教师指导项目获得省级金奖或以上奖励的,予以认定为省级教学成果、折算为2篇或以上核心期刊论文;指导项目获得省级银奖的,折算为1篇核心期刊论文。在指导教师团队中排名第二且对项目指导作出实质性贡献的指导教师,可酌情予以减半认定。
4.大赛结束后,学校组委会将结合项目情况、团队表现初选部分项目,经专家评审后,从中遴选确有潜力的项目作为我校“互联网+”大赛培育项目,给予一定政策与经费支持。
(二)省级或国家级主办方对获奖项目的奖励
根据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大赛内容
因教育部尚未发布第八届“互联网+”赛事通知,可暂参照第七届赛事方案。
1.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和萌芽赛道(详见附件1-4)。
2.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详见附件2)。
五、大赛安排
(一)宣传组织动员、深入挖掘项目(2022年3月-2022年7月上旬)
请各教学单位、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多种方式,切实全方位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发动更多学生组队参赛。
请各教学单位、各有关部门梳理本单位、本部门在教师科研、校企合作、学科竞赛、大创训练计划、苗子工程、毕业生创业、学生科研等方面的成绩,尽可能将其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结合,开展重点项目挖掘工作。请各教学单位、科研处、团委、就业办于3月18日前将本单位、本部门负责“互联网+”大赛具体工作的老师姓名、QQ号、微信号报送教务处实践科,并于3月29前将第一轮重点项目推荐表报送教务处实践科(格式见附件5),后期如有新挖掘的项目可及时向校组委会补充推荐。
(二)参赛报名(2022年6月-7月,报名系统开放与截止日期另行通知)
项目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服务网的资料下载板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微信公众号可进行赛事咨询。
(三)校级初赛(2022年6月-7月)
1.项目归属单位负责对归属本单位的报名项目在5月底前进行初审,并按一定比例推荐本单位较优秀的项目参加校级初赛,校组委会办公室根据学校及各单位报名数量和质量,最终确定参加校级初赛集中答辩的项目名单。
2.进入校级初赛答辩环节的项目团队,应准备3份项目计划书,在本队答辩时分发给评委,并进行10分钟的项目展示(结合PPT和1分钟视频)。
3.校级初赛答辩由校组委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在6月上旬进行(比赛方式、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校级初赛答辩参照全国总决赛评审规则(详见“大创网”),对申报参赛项目进行评审,按照评审排名择优进入推荐进入省赛。
4.对选拔出的优秀项目,校组委会办公室负责组织专家进行指导、优化后,在省赛报名平台上将拟参加省赛项目推荐进入省赛,同时组织各项目团队将该项目计划书及一分钟展示视频上传省级复赛评审专用平台(平台使用说明另行通知),并完成相应的资料报送工作。
(四)省级复赛(预计为2022年8月上旬)
1.校组委会办公室在国赛报名平台上点击“推荐进入省赛”按钮提交拟参加省级复赛项目。
2.校组委会组织拟参加省级复赛的学生团队将项目计划书等资料上传省级复赛评审专用平台(平台使用说明另行通知)。
3.省赛组委会参照全国总决赛评审规则,利用赛事评审专用平台以网络评审方式进行省级复赛。
(五)省级决赛(预计为2022年8月上旬)
省级决赛答辩团队展示时间和答辩时间参照国赛标准,决赛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六)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
组织本届省赛金奖项目团队及符合条件申请参加本届国赛资格争夺的往届省赛金奖项目团队按照国赛组委会分配名额,遴选推荐项目参加国赛网评。
(七)大赛同期活动
大赛同期活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包括学校自行组织的活动和参加四川省省级活动)及该赛道赛事由学校团委负责组织实施,具体安排另行通知。其余同期活动由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组织。
六、学校组委会联系方式
1.大赛工作QQ群为:742717696,请校内各教学单位及各有关部门指定一名工作人员加入该群,便于赛事工作沟通及交流。
大赛学生交流群:627151311
2.校组委会办公室联系人
组委会办公室:杨瑜珂,教务处303室,办公电话:0833-7820095
团委(“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同期活动及该赛道赛事):胡迪,青年影院1楼团委办公室,办公电话:0833-7820175
特此通知。
附件:
1.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方案
2.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
3.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方案
4.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萌芽赛道方案
5.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点项目推荐表
附件1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方案.docx
附件2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docx
附件4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萌芽赛道方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