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教研室编
2011年3月20日
适用专业 |
层次 |
理论课
学时 |
实践课学时 |
总学时 |
学分 |
课 程 性 质 |
信息管理专业 |
本科 |
42 |
14 |
56 |
3.5 |
专业必修课 |
先修课程 |
C语言程序设计 |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1、 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管理系信息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让学生了解.NET开发框架,全面掌握C#语言的基础语法、类与对象的基本概念与构建方法、类的封装、继承和多态特性、数组、集合类、委托与事件机制、了解C#的泛型机制、掌握程序的调试、资源配置等基本技能,为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中应用MIS系统,设计开发MIS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完成培养方案中哪项基本素质要求和业务培养要求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对于学生全面掌握建立信息系统的面向对象的编程与程序调试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中参与设计开发MIS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学时分配表
总体安排:理论教学42学时,实验教学14学时。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分别见下表:
序号 |
内 容 |
理论教学学时(42) |
上机实习学时(14) |
1 |
第1章C#编程入门 |
2 |
0 |
2 |
第2章数据类型与表达式 |
2 |
2 |
3 |
第3章方法与作用域 |
2 |
0 |
4 |
第4章逻辑值、分支语句、循环语句 |
2 |
0 |
5 |
第5章异常处理 |
2 |
0 |
6 |
第6章类与对象 |
2 |
2 |
7 |
第7章继承与多态 |
4 |
2 |
8 |
第8章抽象类与接口 |
4 |
2 |
9 |
第9章值与引用类型、装箱和拆箱 |
2 |
0 |
10 |
第10章枚举与结构 |
2 |
0 |
11 |
第11章数组与集合 |
2 |
2 |
12 |
第12章参数数组 |
1 |
0 |
13 |
第13章文件读写、资源使用与处置 |
3 |
2 |
14 |
第14章索引 |
2 |
0 |
15 |
第15章委托与事件 |
4 |
2 |
16 |
第16章泛型类与方法 |
4 |
0 |
17 |
复习 |
2 |
0 |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 C#编程入门
本章理论教学2学时,实习教学0学时,共2学时。
重点和难点:Visual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项目创建、桌面应用程序项目创建。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熟悉Visual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
2、了解.NET编程框架;
3、了解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项目创建。
4、了解桌面应用程序项目创建。
本章讲述时应注意引发学生学习.NET编程的兴趣。
第二章 数据类型与表达式
本章理论教学2学时,实习教学2学时,共4学时。
重点和难点:标识符、关键字、变量、数据类型及类型转换、算术运算符、赋值运算符、字符串连接符、自增自减运算符、语句和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初步掌握标识符、关键字、变量;
2、初步掌握数据类型及类型转换;
3、初步掌握算术运算符、赋值运算符、字符串连接符、自增自减运算符;
4、了解语句和方法。
本章实习教学2学时,主要内容为数据类型及类型转换、运算符。
本章讲述时应注意参照C语言的相关语法进行对比说明。
第三章 方法与作用域
本章理论教学2学时,实习教学0学时,共2学时。
重点和难点:方法的声明与调用、变量的作用域、类成员变量的作用域、方法签名与方法重载。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初步掌握方法的声明与调用;
2、初步掌握变量的作用域、类成员变量的作用域;
3、初步掌握方法签名与方法重载;
4、初步掌握编写方法、生成方法存根、代码重构;
本章讲述时应注意参照C语言的相关语法进行对比说明。
第四章 逻辑值与分支语句
本章理论教学2学时,实习教学0学时,共2学时。
重点和难点:Word中的文字格式与排版,表格制作,样式使用等。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初步掌握逻辑值与分支语句;
2、初步掌握各类循环语句的使用方法;
本章讲述时应注意结合操作实例来介绍各类分支语句与循环语句的使用方法。
第五章 异常处理
本章理论教学2学时,实习教学0学时,共2学时。
重点和难点:异常、异常种类与层次结构、异常处理代码块try catch等。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初步掌握异常、异常种类与层次结构;
2、初步掌握异常处理代码块try catch等;
3、了解自定义异常类的定义与编程方法;
本章讲述时应注意结合实例来介绍异常处理代码块try catch等。
第六章 类与对象
本章理论教学2学时,实习教学2学时,共4学时。
重点和难点:类成员的可访问性、静态与非静态成员、静态类、分布类、属性的定义与使用、自动实现属性、直接设定属性构造对象、匿名类及其对象。
本章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初步掌握类与对象的基本概念;
2、初步掌握类的定义、类成员的可访问性、构造函数及其重载;
3、初步掌握类的静态与非静态成员;
4、初步掌握关键字const与readonly,静态类、分布类;
5、初步掌握属性的定义与使用、自动实现属性;
6、了解直接设定属性构造对象、匿名类及其对象。
本章实习教学2学时,内容包括类的定义(成员字段、方法、构造函数)、静态与非静态成员、const与readonly成员、静态类、分布类。
第七章 继承与多态
本章理论教学4学时,实习教学2学时,共6学时。
重点和难点:继承与派生、派生类调用基类的构造函数、类声明的变量赋值、用new新建派生类成员以隐藏并替换基类同名成员。
本章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初步掌握继承与派生;
2、初步掌握派生类调用基类的构造函数、类声明的变量赋值;
3、初步掌握用new新建派生类成员以隐藏并替换基类同名成员;
4、初步掌握派生类用override重写基类virtual成员
5、初步了解多态性、掌握用protected声明被派生类继承的受保护成员
本章实习教学2学时,内容包括派生类的定义、派生类调用基类的构造函数、派生类用override重写基类virtual成员、用protected声明被派生类继承的受保护成员。
第八章 抽象类与接口
本章理论教学4学时,实习教学2学时,共6学时。
重点和难点:抽象方法与抽象类、密封类、密封方法与密封属性、接口定义与实现、通过接口来引用类、接口多重继承与实现多个接口。
本章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初步掌握抽象方法与抽象类;
2、初步掌握密封类、密封方法与密封属性;
3、初步掌握接口、接口定义与实现、通过接口来引用类;
4、初步掌握接口多重继承与实现多个接口
本章实习教学2学时,内容包括抽象方法与抽象类、接口定义与实现、通过接口来引用类。
第九章 值与引用类型、装箱和拆箱
本章理论教学2学时,实习教学0学时,共2学时。
重点和难点:值类型与引用类型、栈与堆、空值null与可空值类型、运算符??及其表达式、方法参数的值传递——单向传递、方法参数ref传递——双向传递、方法参数out传递——反向传递。
本章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初步掌握值类型与引用类型、栈与堆;
2、初步掌握空值null与可空值类型、运算符??及其表达式;
3、初步掌握方法参数的值传递——单向传递、方法参数ref传递——双向传递、方法参数out传递——反向传递;
4、初步掌握接口多重继承与实现多个接口
第十章 枚举与结构
本章理论教学2学时,实习教学0学时,共2学时。
重点和难点:声明枚举类型、更改枚举常量编号、应用枚举类型、选择枚举的基础类型、常用预定义结构类型、声明和使用结构类型、结构和类的区别。
本章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初步掌握声明枚举类型、更改枚举常量编号、应用枚举类型、选择枚举的基础类型;
2、初步常用预定义结构类型、声明和使用结构类型、结构和类的区别;
第十一章 数组与集合类
本章理论教学2学时,实习教学2学时,共4学时。
重点和难点:数组声明及创建、声明数组变量、创建数组实例、访问数组元素、多维数组、交错数组、隐式类型数组、使用foreach语句遍历数组、数组排序与复制、集合类的基本概念队列类、栈类、键/值对、DictionaryEntry结构与Hashtable类、有序表类、使用元素初值表创建集合类对象。
本章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初步掌握数组声明及创建、声明数组变量、创建数组实例、访问数组元素、数组声明、创建、元素赋值三合一;
2、初步掌握多维数组、交错数组、隐式类型数组、使用foreach语句遍历数组、数组排序与复制;
3、初步了解集合类的基本概念队列类、栈类、键/值对、DictionaryEntry结构与Hashtable类、有序表类、使用元素初值表创建集合类对象。
本章实习教学2学时,内容包括数组声明及创建、使用foreach语句遍历数组、数组排序与复制、通过接口来引用类、集合类对象的声明及创建、集合类对象元素的遍历。
第十二章 参数数组
本章理论教学1学时,实习教学0学时,共1学时。
重点和难点:params参数数组、params object[ ]参数对象数组。
本章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初步掌握params参数数组;
2、初步掌握params object[ ]参数对象数组;
第十三章 文件读写、资源使用与处置
本章理论教学3学时,实习教学2学时,共5学时。
重点和难点:析构函数、IDisposable接口及其Dispose方法、数据流与文件读写。
本章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理解对象生存期与析构函数垃圾回收;
2、理解析构函数;
3、初步了解IDisposable接口及其Dispose方法;
4、初步掌握资源使用语句、数据流与文件读写;
5、初步掌握文件对话框;
本章实习教学2学时,内容包括资源使用语句、数据流与文件读写。
第十四章 索引
本章理论教学2学时,实习教学0学时,共2学时。
重点和难点:数组属性、索引器、接口中的索引器及其实现、接口索引器的显式实现。
本章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初步掌握数组属性;
2、理解索引器;
3、了解索引器与数组的区别
4、初步了解接口中的索引器及其实现
5、初步了解接口索引器的显式实现
第十五章 委托与事件
本章理论教学4学时,实习教学2学时,共6学时。
重点和难点:委托的声明、实例化,及调用、Lambda运算符、表达式及语句、事件的声明、触发以及事件响应函数。
本章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理解委托类型,掌握委托的声明和实例化,以及委托的调用;
2、理解利用委托实现加减乘除的例子;
3、初步了解Lambda运算符、表达式及语句,以及利用Lambda表达式及语句创建委托实例;
4、初步掌握用delegate声明匿名方法;
5、初步掌握事件机制
本章实习教学2学时,内容包括委托的声明和实例化,以及委托的调用、事件的声明、触发以及事件响应函数。
第十六章 泛型类与方法
本章理论教学4学时,实习教学0学时,共4学时。
重点和难点:泛型类型、泛型方法,泛型类型参数约束。
本章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理解泛型类型;
2、理解泛型方法;
3、理解泛型类型参数约束;
4、通过集合类中泛型的应用,初步掌握泛型类型的应用方法;
实践教学安排
实践内容及学时分配见下表
序号 |
理论章节 |
主要实验内容 |
学时 |
实验1 |
第2章数据类型与表达式 |
数据类型及类型转换、运算符 |
2 |
实验2 |
第6章类与对象 |
类的定义(成员字段、方法、构造函数)、静态与非静态成员、const与readonly成员、静态类、分布类 |
2 |
实验3 |
第7章继承与多态 |
派生类的定义、派生类调用基类的构造函数、派生类用override重写基类virtual成员、用protected声明被派生类继承的受保护成员 |
2 |
实验4 |
第8章抽象类与接口 |
W抽象方法与抽象类、接口定义与实现、通过接口来引用类 |
2 |
实验5 |
第11章数组与集合 |
数组声明及创建、使用foreach语句遍历数组、数组排序与复制、通过接口来引用类、集合类对象的声明及创建、集合类对象元素的遍历。 |
2 |
实验6 |
第13章文件读写、资源使用与处置 |
资源使用语句、数据流与文件读写 |
2 |
实验7 |
第15章委托与事件 |
委托的声明和实例化,以及委托的调用、事件的声明、触发以及事件响应函数 |
2 |
四、课程考核办法
本课程的总成绩由理论考试(闭卷)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包含实习成绩。
考试成绩占: 60% 平时作业成绩占: 40%。总成绩采用百分制评分。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C#3.0项目导向与实训程序设计教程》,王宗亮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0)
主要参考书:
《C#编程语言-程序设计与开发》,陈忠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