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教研室编
2011年5月5日
适用专业 |
层次 |
总周数 |
学
分 |
课 程 性 质 |
实验类型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本/专科 |
2周(40课时) |
2 |
专业选修 |
综合技能实验 |
先修课程 |
高级编程语言,Web 开发技术 |
|
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1 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专业核心实验课程,它是《web应用系统开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运用C#编程语言、ASP.NET网络编程技术、XML、SQL数据库技术、网页设计等知识,分析、设计和实现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有机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本课程侧重于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强调的是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今后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2 完成培养方案中哪项基本素质要求和业务培养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ASP.NET技术进行基于Web的应用程序的设计、开发等基本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熟悉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流程,并加深对网络应用程序开发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应用高级语言编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开发等方面的全面训练,能够使学生对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加深理解和应用,并使学生具备对信息的开发利用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实习项目名称:网络应用程序的设计、开发和实现
(二)实习内容:
第一部分 需求分析与说明
①教学内容
明确每个人做的动态网站或基于Web的应用程序要实现哪些主要功能,对要实现的功能进行分析,确定动态网站的整体导航结构、模块、操作的流程等
②教学要求
在这部分,你应该能够明确回答如下问题:
1、为什么要建立这个动态网站?
2、谁会访问这个动态网站?
3、他们想要从中获得什么?
4、他们期待哪种动态网站风格和在线服务?
5、该动态网站是否需要动态网站推广?若需要,在动态网站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6、该动态网站要实现什么功能,有哪些特点。
7、同类站点实现中采用的相关技术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不同技术手段之间比较时优缺点是什么?
做好需求分析是开发一个好的项目的基本条件,相当于大厦的基础,建议同学们在课程设计前完成,并形成文档交指导教师审阅。
第二部分 动态网站技术解决方案
①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动态网站功能,你所采用的方法、工具,如C#、ASP.NET、SQL Server2000、Dreamwaver等,为什么你要选择这些方法和工具?它们有什么特点?使用的操作系统和硬件要求,服务器的搭建方式和基本配置要求等等,它们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并形成文档。
②教学要求
该部分内容需要学生查阅大量资料最后形成技术解决方案。
第三部分 动态网站的设计与代码说明
①教学内容
按照需求分析中确定的动态网站功能设计动态网站的前台实现和后台功能模块,数据的流向,确定数据表的结构。
②教学要求
确定数据表的结构时要对数据表的结构进行简短叙述和说明,说明各个字段的含义。前台实现中对于页面上需要经常更新的内容一定要采用动态网站技术构建,以减轻日后维护的工作量。实现后台管理程序主要功能的算法的思路和实现算法的关键源代码需要进行详细说明。
第四部分 动态网站的测试与评价
①教学内容
对动态网站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
②教学要求
需要测试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1.各项功能能否按照预期正确实现?
2.各项功能是否友好?
3.当访问量增大时,系统是否稳定?若不稳定,原因何在?并提出解决建议。
4.网络安全性测试。系统是否容易造到黑客攻击?原因何在?并提出补救措施。
5.动态网站对搜索引擎是否友好?若不友好说明原因和改正建议。(参考《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几款搜索引擎优化效果免费检测工具P229)
6.动态网站是否容易维护?若不,请说明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7.其它需要测试的项目。
将如上测评项目逐一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和改进建议写在设计报告中。
四、阶段划分及组织管理
1、主要阶段及其划分:本实习课程用时两周。主要分六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老师主要讲解需求分析的写法,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学生在此阶段完成题目的选择,和项目需求分析文档的写作。
第二阶段:老师主要讲解项目开发需要掌握的知识,学生结合上阶段所做的需求分析完成对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并撰写项目设计报告。
第三阶段:老师主要讲解项目实现的相关内容,学生亲自操作,结合理论课所学知识和上面两个阶段所做的分析和设计,完成系统的编码工作。
第四阶段:老师主要讲解项目测试的相关内容,学生结合第三阶段工作,完成对自己开发的系统的测试。也可以几个人互相测试。
第五阶段:学生结合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过程撰写设计报告。
第六阶段:根据撰写的设计报告作出答辩用PPT并公开答辩。
2、有关各阶段的组织管理和要求等事项。
六个阶段中,以学生操作为主,老师讲解难点、重点。
五、实验所需条件
学院机房内应安装相应软件,为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机房最好可以与互联网连接。
六、考核要求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内容或成绩构成:考核成绩由考勤、考查成绩、实习报告三部分构成;
3、评分原则和依据:平时考勤占30分:迟到、早退一次扣5分;旷课一次10分。考查成绩30分:根据学生对考查内容完成情况酌情评定;实习报告40分: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评定。
4、成绩记载方式:总计100分。
七、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
教材《新手学ASP.NET 3.5网络开发》, 孔琳俊 陈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21-06931-4
主要参考书:
教材《ASP.net技术与应用》, 扬帆 赵义霞,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 7-04-013369-5
八、其它
学时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
讲授学时 |
实践学时 |
建议总学时 |
第一阶段 撰写需求分析报告 |
2 |
4 |
6 |
第二阶段 撰写系统设计报告 |
2 |
4 |
6 |
第三阶段 系统开发 |
2 |
10 |
12 |
第四阶段 系统测试 |
2 |
2 |
4 |
第五阶段 学生结合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过程撰写设计报告 |
2 |
2 |
4 |
第六阶段 根据撰写的设计报告作出答辩用PPT并公开答辩 |
0 |
8 |
8 |
合计 |
|
|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