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教研室编
2011年5月1日
适用专业 |
层次 |
总周数 |
学
分 |
课 程 性 质 |
实验类型 |
电子商务 |
本/专科 |
2周 |
2 |
实践必修 |
综合技能 |
先修课程 |
网络营销 |
|
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1 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继《网络营销》课程后的高层次的必修专业核心的基础实验课程,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本课程侧重于对学生网络营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强调对实际企业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为今后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2 完成培养方案中哪项基本素质要求和业务培养要求
培养学生的网络营销的实际工作能力,文字与语言表达力和分析与解决企业实际营销问题的能力。要求针对具体的企业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综合运用网络营销的各种工具完成一项具体的网络营销职能,使学生把握网络营销的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理论应用实际的初步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实习项目名称:网络营销课程设计
(二)实习内容:
第一部分 需求分析与说明
1、企业情况调查
①教学内容
学习收集企业的情报,分析企业的情报信息,从而了解企业的营销现状,发现企业存在问题。
②教学要求
通过搜索引擎、企业网站、实地调查等渠道了解到所研究企业的所属行业、主要经营业务、主要的客户(客户定位、购买和消费习惯等)、产品或服务销售的主要区域、目前经营状况(营销现状)、主要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分析,含网上网下)、企业的营销现状如何?(包括存在问题和不足)等信息。如果企业有自己独立的网站,还需要对企业网站进行评价和分析。
2、网络营销实现的预期目的确立
①教学内容
学习如何确立网络营销目标,并撰写企业需求分析报告。
②教学要求
要求报告中明确注明所有引用资料的来源(如超级链接等),报告中的结论必须有具体的数据支撑你的观点,无根据的结论将被扣分。
第二部分 网络营销方法、工具的选择与说明
1、教学内容
学习如何选择网络营销的工具和方法来实现某些网络营销的职能。
2、教学要求
请针需求分析中提到的主要的关键问题,选择用于解决的合适的网络营销工具,并说明选择理由。
第三部分 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计划的制定
①教学内容
学习如何制定网络营销计划。
②教学要求
需要回答如何将想法变为可以执行的行动计划,并对行动计划做出可行性分析,特别是成本效益的分析。计划应该包括具体的时间表,并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验证计划的效果的问题。
2、计划的实施
①教学内容
学习如何将网络营销计划有效地执行。
②教学要求
实施计划,并随时关注反馈的结果,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施,所以合理及时地调整计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实施计划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客户的心理需求,所有的营销前提是可以让潜在客户感觉到产品或服务能够解决他们的问题或者可以给他们带来特别的好处。
第四部分 网络营销效果的跟踪与评价
1、教学内容
学习如何跟踪和评价网络营销的效果。
2、教学要求
对网络营销计划实施的情况做出总结,对取得的结果做出客观的分析评价。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营销目标、营销方法和营销工具,有针对性地选择网络营销的效果跟踪工具和做出恰当的评价。
四、阶段划分及组织管理
1、主要阶段及其划分:本实习课程用时两周。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老师主要讲解课程设计的要求、目的、考核方式,需要提交的材料。
第二阶段:老师主要针对学生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的讲解。
第三阶段:组织学生答辩,并对学生做的情况进行点评和计分。
2、有关各阶段的组织管理和要求等事项。
第二个阶段中,以学生操作为主,老师讲解难点、重点。
五、实验所需条件
六、考核要求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内容或成绩构成:考核成绩由考勤、答辩、实习报告三部分构成;
3、评分原则和依据:
答辩委员会共3人。除教师一名外,其余均为课程设计平时成绩分数在前三名的。
课程设计要求及评分依据如下:
三、是否作了详细的需求分析,结论是否有可信的数据支撑?数据资料是否加注了来源(20分-报告和答辩)
四、是否能够正确实现对应的网络营销职能?(20分-论文)
五、是否对不同的营销工具的有效性进行了比较和说明?是否针对一两个具体的营销工具进行了详细的应用说明?(20分-论文)
六、设计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20分-论文)
七、课程设计报告是否逻辑清楚,语言精炼,论据充分,结论正确?(10分-论文)
八、答辩思路是否清楚?仪态是否端庄?语言是否响亮流利?针对提问,回答是否正确完整?(10分-答辩)
4、成绩记载方式:总计100分。
七、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
参考书:无
八、其它
学时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
讲授学时 |
实践学时 |
建议总学时 |
课程设计预备 |
1 |
0 |
1 |
需求分析 |
1 |
7 |
8 |
工具选择与计划 |
1 |
3 |
4 |
计划实施 |
1 |
3 |
4 |
跟踪与调整 |
1 |
15 |
16 |
效果评估 |
1 |
3 |
4 |
答辩总结 |
3 |
|
3 |
合计 |
|
|
40 |